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0日訊(記者 劉瀟瀟 石蘭) 近日,一段名為《過夜的西瓜為什么這么“毒”?》的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。節目做得看起來很“科學”,“一口會吃下去近萬細菌”的結論讓不少網友直呼“駭人”。這個結果是真的嗎?沒吃完的西瓜放冰箱,隔夜之后還能吃嗎?
視頻中顯示,一位專家用不同清潔程度的工具處理西瓜,在冰箱里放置24小時之后檢測細菌數。結果幾種不同操作后的隔夜西瓜中都檢測出細菌,少則45個/25克,多則幾千個/25克。而其中使用最不衛生工具操作的隔夜西瓜,細菌數為8400個/25克。
這樣驚人的數據是否是真實的呢?對此,科學松鼠會專家云無心表示:“節目中得出的數據大致是符合常理的,但是對數據的解讀真是一言難盡!彼赋,“其實我們生活的環境充滿細菌,食物中也充滿細菌!
那么,食物中的細菌數對食品安全有什么樣的影響?關于食品細菌總數標準,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范志紅給出了幾組數據。
以超市巴氏牛奶的微生物安全標準為例:同一批牛奶,取5個樣品進行檢測,如果每個樣品細菌數都不超過100 000個/克,而且最多只有2個樣品的細菌總數超過50 000/克,那么這個批次的牛奶就是合格的。除細菌總數標準外,盡管大腸菌群中“可能”存在致病細菌,檢測對于大腸菌群的要求也并非“零容忍”。
對于嬰兒奶粉的細菌標準,公眾更為關注。嬰兒奶粉對于細菌總數的要求比巴氏奶高一些,但也絕不是“無細菌”。在抽檢的5個樣品中,所有樣品的細菌總數都沒超過10 000個/克,而且最多只有2個樣品的細菌總數超過1000個/克,就是合格的嬰兒奶粉。嬰兒奶粉對于大腸菌群的標準,甚至比巴氏奶還要低很多,只要沒有樣品超過100個/克,而且超過10個/克但不超過100個/克的樣品不超過2個,就算合格。
此外,冷飲店里購買的奶茶、果茶,細菌總數標準為不超過50 000個/克,盒飯的細菌總數標準是不超過100 000個/克。
“這些食物的微生物安全標準表明,隔夜西瓜336個/克的細菌數不足以讓人大驚失色!睂<冶硎!案鶕澞恐械膶嶒灁祿,得出的正確結論是:沒吃完的西瓜放冰箱,隔夜之后毫無問題!痹茻o心表示,如果使用保鮮膜,能更好地保持西瓜的風味口感,有利于減少細菌,封膜時必須保證保鮮膜的清潔度。
云無心提示消費者,切西瓜的刀必須清洗干凈;吃不完的部分,盡快包上保鮮膜放進冰箱,盡快吃完。如果冰箱清潔干凈,放幾天的西瓜也可以放心食用。
(責任編輯:李冬陽)